2025年集美区首届科普讲解大赛于9月21日圆满落幕。在本次大赛中,我校学子凭借扎实的科普知识储备、生动流畅的讲解表达以及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,均荣获个人三等奖。我校团委在本次比赛中荣获2025集美区首届科普讲解大赛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

软件工程学院林析旧 《“骨” 往今来》

林析旧同学从闽南古老民俗“送王船”讲起,引出船的灵魂所在—龙骨。什么是龙骨?它可不只是一根木头,而是整艘船的脊梁,用传统三段式榫卯工艺精密连接,不仅结构严谨,更通过降低重心保障船行稳如泰山。而今,船舶早已换代升级,现代龙骨采用HY-80特种钢等高强度材料,性能大幅提升。但变的是技术,不变的是精髓。析旧娓娓道来:技术进步不是对过去的否定,而是在敬畏传统基础上的超越与创新。一场分享,看见的是技艺,读懂的是传承。 让我们知道,真正的进步,从来都带着历史的温度。
经济管理学院王萌雨 《情绪》
王萌雨同学结合心理学与脑科学知识,为我们清晰讲解了喜、怒、哀、恶、惧五种基本情绪的功能与意义。她不仅借助电影《头脑特工队》生动呈现情绪运作的初步概念,还自主创作原创科普视频,将我校共青团吉祥物“小团团”化身成“情绪讲解员”,带大家一步步了解大脑中情绪的发生机制与调节方式。通过此次创意科普,王萌雨同学不仅让大家更深入理解情绪背后的科学,也巧妙推广了小团团形象,让心理知识变得亲切又有趣!
软件工程学院何佳颖《从误解到突破:科技如何重塑人类认知边界》
何佳颖同学以一场硬核又生动的科普演讲,带我们跨越“误解”、眺望“突破”,打破认知的边界。她以经典的尼斯湖水怪骗局为例,讲述一个“假故事”如何反而激发人类对水生生物仿生学的真实探索——例如后来广泛应用于奥运赛场的鲨鱼皮泳衣。她深入浅出地解析了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:如何通过微型电极读取大脑信号,帮助瘫痪患者控制外部设备,甚至重建运动与沟通能力。未来的脑机接口,或许将彻底改变人机交互、医疗康复乃至人类学习的方式。从骗局到仿生,从科幻到现实,何佳颖同学用案例告诉我们:科技的进步,常常起源于误解与想象,成长于不断质疑与实证。她呼吁大家以开放且审慎的态度面对技术发展——既要勇敢拥抱创新,也要持续人文反思。
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,也是一份肯定!这份荣誉是汗水的见证,更是前进的动力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打磨实力,向着更高目标奋进!这份奖项离不开每一个选手的辛勤与付出,更是对他们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的最好体现。未来,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,秉持初心、精益求精,持续发力,再创佳绩!
图源 | 校团委记者团
编辑 | 校学生会学习部 杨玲